語言

搜尋部落格

「Get 過去分詞」全攻略:從 Get - Got - Gotten 基礎到完成式用法,一次釐清

英文裡看似簡單的動詞 Get,其實蘊藏驚人複雜度,尤其是當它與「過去分詞」結合時,更成為英語文法中最讓人混淆的結構之一。這正是 PREPEDU.COM 今天要幫你釐清的關鍵盲點。本篇文章將全面解析 Get + 過去分詞的三大語法角色與實用場景,並深入探索其在動詞變化(get – got – gotten)、被動語態、使役結構與狀態描述中的多重用法。

你會發現,與其死背文法,不如掌握 語義轉變的邏輯本質:什麼時候是「被動」、什麼時候是「讓他人完成」、什麼時候其實只是單純的「變化狀態」?我們還會帶你比較 get-passive 與 be-passive 的語氣差異,揭示在口語與正式寫作中何者更恰當,並整理出高頻片語讓你一眼記熟,立刻活用。

閱讀本文,你將能突破語法理解的卡點,讓你的英文表達更自然、更有深度。立即和 PREP 一起開始這場語法升級之旅吧!

Get 過去分詞
Get 過去分詞

I. Get 在中文中是什麽意思?

Get /ɡɛt/ 在中文裡有多種含義,是英文中最常用且多功能的動詞英文之一。以下為其主要中文意思及用法:

角色

例如

含義一:獲得、得到

  • I need to get a new job. (我需要找到一份新工作。)

  • She got a promotion last month. (她上個月獲得了升職。)

含義二:到達、抵達

  • What time did you get home? (你幾點到家的?)

  • We will get to the airport by 3 PM. (我們下午三點會到達機場。)

含義三:變得、成為

  • It's getting dark outside. (外面天色變暗了。)

  • The weather is getting colder. (天氣變得更冷了。)

含義四:理解、明白

  • Do you get what I mean? (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 I don't get this math problem. (我不理解這道數學題。)

Get 在中文中是什麽意思?
Get 在中文中是什麽意思?

當 Get 與過去分詞結合時,它會形成特殊的語法結構,產生被動、使役或狀態改變等不同含義,這正是本文要深入探討的重點。

II. 動詞 Get 的三種形態 (Get - Got - Gotten)

許多學習者在初次接觸 Get 過去分詞時,往往會將其與傳統的「Be + 過去分詞」被動語態混淆,認為它們只是同義詞的變化形式。然而,實際情況遠比想像中複雜且精妙。Get 與 Be 在語義上存在顯著差異:Be 通常表達靜態的狀態或結果,而 Get 則更強調動態的過程和變化。當您說「The window was broken」時,您只是在描述窗戶破碎的事實狀態;但當您說「The window got broken」時,您暗示的是破碎這個動作的發生過程,可能還帶有意外或突然性的語義色彩。

更令人驚訝的是,Get 過去分詞並非只有一種用法。它實際上涵蓋了三個截然不同的語法範疇:第一,作為被動語態的口語化表達,特別常見於描述不幸或負面事件的發生;第二,作為使役動詞結構,表示「讓某事被完成」或「安排他人完成某項任務」;第三,作為系動詞的替代品,表達主詞狀態的改變或轉換。

這三種用法在語法功能、語義內涵和使用場景上都有著明顯的區別,但它們共同構成了英文表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掌握 Get 過去分詞的正確用法,不僅能讓您的英文表達更加自然流暢,更能幫您在理解英文聽力和閱讀材料時游刃有餘。

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我們將透過系統性的分析和豐富的實例,帶您深入了解每一種用法的精髓和應用技巧。從基礎的動詞變化形態開始,逐步建構您對這個重要語法結構的完整理解。

在深入探討 Get 過去分詞之前,我們必須先確立對動詞 Get 本身變化形態的清晰認知。Get 是英文中的不規則動詞,以下表格詳細說明其變化形式:

動詞形式

形態

基本用法

例句

Base Form (原形)

get

/ɡɛt/

現在式、祈使句、不定詞

I always get up at 7 a.m.

(我總是在早上七點起床。)

Past Tense (過去式)

got

/ɡɑːt/

過去發生的動作或狀態

I got up at 7 a.m. yesterday.

(我昨天早上七點起床。)

Past Participle (過去分詞-美式)

gotten

/ˈɡɑː.t̬ən/

完成式、被動語態

I have gotten up early all week.

(我整個星期都很早起床。)

Past Participle (過去分詞-英式)

got

/ɡɑːt/

完成式、被動語態

I have got up early all week.

(我整個星期都很早起床。)

動詞 Get 的三種形態 (Get - Got - Gotten)
動詞 Get 的三種形態 (Get - Got - Gotten)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討論 Get 過去分詞結構時,我們所指的「過去分詞」並非 Get 本身的過去分詞形態,而是跟在 Get 後面的其他動詞的過去分詞。這是許多學習者容易產生混淆的關鍵點,必須從一開始就建立正確的概念框架。

III. Get 過去分詞: 這個文法結構是什麼?

Get + 過去分詞結構中的 Get 扮演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語法角色,理解這個區別是掌握整個用法的核心關鍵。

1. 角色一:Get 作為主要動詞(變得、成為)

當 Get 作為主要動詞時,它保持其原本的「獲得、變得」含義,後接的過去分詞通常作為形容詞英文來描述狀態。例如

  • I want to get prepared for the interview. (我想要為面試做好準備。)

  • The students need to get organized before the exam. (學生們需要在考試前做好組織準備。)

2. 角色二:Get 作為助動詞(被動語態)

當 Get 作為助動詞英文時,它與後面的過去分詞共同構成被動語態的變體形式,這時 Get 本身失去實際意義,主要功能是協助建構語法結構。例如

  • He got fired from his job last week. (他上週被解僱了。)

  • The package got delivered to the wrong address. (包裹被送到了錯誤的地址。)

這兩種角色的區分至關重要,因為它們不僅影響句子的語義理解,更決定了整個句子的語法分析方式。當您能夠準確識別 Get 在特定語境中的角色定位時,您就能更精確地理解和運用這個多元化的語法結構。

IV. 另一大核心用法:「讓某事被完成」的使役動詞

1. 使役動詞 Get 的核心精髓:安排第三方完成任務

使役動詞 Get 代表著Get 過去分詞用法中最具實用價值的應用範疇。在這個結構中,Get 的核心功能是表達「促使、安排或委託他人完成某項任務」的概念。其基本公式可以表示為:[促使者] + get + [被處理的事物] + [過去分詞]。

結構公式

例句

[主詞] + get + [物品] + [過去分詞]

  • I got my laptop repaired. (我請人修理了我的筆電。)

  • She got her car washed. (她請人洗了她的車。)

使役動詞 Get 的核心精髓:安排第三方完成任務
使役動詞 Get 的核心精髓:安排第三方完成任務

2. 進階比較:Get something done vs. Have something done

在使役動詞的範疇中,Get 和 Have 都能表達相同的基本概念,但它們在語域和語調上存在顯著差異:

Get something done

Have something done

口語化、非正式

例如:I need to get my car washed. (我需要去洗車。)

正式、商業環境

例如:We will have our accounts audited. (我們將委託審計我們的帳目。)

個人色彩強烈

例如:Let's get this project finished. (我們把這個專案完成吧。)

中性、客觀語調

例如:They had the building renovated. (他們請人翻新了建築物。)

V. 關於 Get + 過去分詞的四個深度提問

1. Get 後面的「過去分詞」在詞性上究竟算是動詞還是形容詞?

這個問題觸及了語法分析的核心難點。過去分詞的詞性身份實際上會隨著其在「get 過去分詞」結構中的功能而發生變化。在被動語態結構中,如「The letter got delivered」,過去分詞 delivered 仍然保持其動詞特性,與 get 共同構成複合謂語。但在狀態改變結構中,如「He got confused」,confused 則完全轉化為形容詞,用來描述主詞的狀態特徵。識別這種詞性轉換的關鍵在於理解整個句子的語義重點:是強調動作的完成,還是強調狀態的呈現。

2. 除了 Get 之外,還有哪些字可以表達類似的被動或狀態改變概念?

在表達狀態改變方面,become 是最接近 get 的系動詞選擇,但兩者在語義細節上有微妙差異。Become 通常暗示較為正式或漸進的轉變過程,而 get 則更強調變化的即時性和口語化特色。另一個相關動詞是 grow,它特別適用於描述緩慢、逐漸的狀態發展,如「grow tired」或「grow old」。這些動詞的選擇往往反映說話者對變化過程的不同感知和表達需求。

3. 在正式的商業書信或學術論文中,真的完全不能用 Get-Passive 嗎?

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地用「是」或「否」來回答。在99%的正式寫作情況下,確實應該避免使用 get-passive 結構,因為它會降低文本的正式性和專業性。然而,在極少數需要強調過程性、責任歸屬或情感色彩的特定語境下,get-passive 可能具有策略性的修辭價值。例如,在描述某項政策的負面影響時,「Many small businesses got affected」比「Many small businesses were affected」更能傳達影響的直接性和嚴重性。

4. 有哪些常見的「get + 過去分詞」組合可以當作固定片語來記憶,以加速學習?

高頻使用的固定組合包括表達人生重要事件的「get married」、「get divorced」、「get promoted」,描述日常活動的「get dressed」、「get prepared」、「get started」,以及表達情緒變化的「get excited」、「get confused」、「get frustrated」。將這些常用組合作為語言塊進行整體記憶,比單獨學習語法規則更能有效提升語言應用的流暢度和自然性。

結論

透過本文的系統性探討,您已經完整掌握了「get 過去分詞」的三大核心用法:被動語態的口語化表達、使役動詞結構,以及狀態改變的描述方式。然而,真正的語言能力不僅僅在於理解這些語法規則,更在於將它們內化為您的語言直覺,讓正確的表達方式能夠在需要時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從語法知識到實際應用能力的轉化過程,需要您在日常學習中持續進行大量的語言輸入和輸出練習。閱讀優質的英文材料時,請特別注意作者如何運用不同的 get 結構來達成精確的語義表達。聆聽英文對話時,試著識別說話者選擇特定結構背後的語用考量。在自己的口語和寫作練習中,勇敢地嘗試運用這些結構,從模仿開始,逐步發展出個人的表達風格。記住,語言規則是學習的基礎,但真正的流利來自於對語言韻律和表達習慣的深度理解與自然運用。

秋贤
Product Content Admin

你好!我叫秋贤,目前在網站 prepedu.com 的部落格擔任產品內容經理。
憑藉超過5年自學英語、漢語等外語以及準備一些雅思和托業考試的經驗,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數千名在學習外語方面遇到困難的人提供支持。希望以上分享能對大家在家有效自學的過程有幫助!

評論評論

0/300 個字元
Loading...
PREP PTE. LTD.

統一企業編號:202227322W
地址:114 LAVENDER STREET, #11-83 CT HUB 2, SINGAPORE (338729)

認證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