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部落格
英文過去分詞 (Past Participle) 終極指南:從零到專家,掌握所有用法、規則與常見錯誤
許多英語學習者在面對過去分詞時常感到困惑,不知道何時該用 "broken" 還是 "broke",這個語法盲點阻礙了流利表達的關鍵。過去分詞是英語語法中最實用且多功能的語言工具之一。它不僅是構成完成式時態的核心元素,更是形容詞用法和被動語態的基礎。掌握過去分詞就像獲得一把萬能鑰匙,能夠開啟三個重要的語法大門:精確描述事物狀態、表達時間概念的層次,以及運用被動語態進行更優雅的表達。許多學習者誤以為過去分詞只是動詞變化的一種形式,實際上它承載著豐富的語義功能,從 "I am interested"(我感興趣)到 "I have finished"(我已經完成),再到 "The book was written"(書被寫了),每種用法都有其獨特的表達目的。
PREP 為您精心設計這份終極指南,從基礎定義到高階應用,涵蓋所有常見錯誤和解決方案。透過系統化的學習架構和大量實例,您將徹底掌握過去分詞的精髓。現在就開始您的學習之旅。

I. 什麼是過去分詞英文?
1. 定義
英文過去分詞是什麼?過去分詞是動詞的一種變化形式,它本質上傳達「已完成」或「被動」的語感概念。理解過去分詞意思的關鍵在於認識到,當我們說一個動作「已經發生」或某個對象「接受了動作」時,過去分詞就是表達這種概念的關鍵工具。
理解過去分詞的核心在於認識它並非獨立的動詞時態,而是一個多功能的語法元素,可以在不同的句法結構中發揮作用。它既可以與助動詞結合形成完成式,也可以獨立作為形容詞使用,更可以構成被動語態的核心成分。
讓我們通過具體例子來理解過去分詞的概念。以英文動詞「break」(打破)為例,它的過去分詞是「broken」(破碎的)。當我們說「The window is broken」(窗戶破了)時,「broken」就是過去分詞,它描述窗戶目前的狀態。同樣地,在句子「I have broken the vase」(我已經打破了花瓶)中,「broken」與助動詞「have」結合,形成現在完成式,表達動作已經完成。
再看另一個例子,動詞「write」(寫)的過去分詞是「written」(被寫的)。在「The letter was written by my mother」(這封信是我母親寫的)中,「written」構成被動語態,強調信件接受了被寫的動作。這些例子清楚地展示了過去分詞如何在不同語境中發揮其「完成」或「被動」的核心語感。

2. 構成
過去分詞的形成主要分為兩大類:規則動詞和不規則動詞。規則動詞的過去分詞形成方式相對簡單,遵循固定的拼寫規則。
規則動詞的過去分詞通常在動詞原形後加上「-ed」,例如:work → worked(工作)、play → played(玩)、study → studied(學習)。這些動詞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形式完全相同,為學習者提供了便利。

不規則動詞的過去分詞則需要個別記憶,它們可以按照變化模式分為幾個類別。
-
A-B-C 型動詞的原形、過去式、過去分詞都不相同,如:go → went → gone(去)、see → saw → seen(看見)。
-
A-B-B 型動詞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相同,如:buy → bought → bought(買)、think → thought → thought(想)。
-
A-A-A 型動詞的三種形式完全相同,如:cut → cut → cut(切)、put → put → put(放)。

以下是最常用的不規則動詞過去分詞表,涵蓋日常英語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動詞:
動詞原形 |
過去式 |
過去分詞 |
中文意思 |
be |
was/were |
been |
是 |
have |
had |
had |
有 |
do |
did |
done |
做 |
go |
went |
gone |
去 |
see |
saw |
seen |
看見 |
come |
came |
come |
來 |
take |
took |
taken |
拿取 |
give |
gave |
given |
給 |
make |
made |
made |
製作 |
get |
got |
got/gotten |
得到 |
know |
knew |
known |
知道 |
think |
thought |
thought |
想 |
say |
said |
said |
說 |
tell |
told |
told |
告訴 |
find |
found |
found |
找到 |
leave |
left |
left |
離開 |
feel |
felt |
felt |
感覺 |
become |
became |
become |
變成 |
bring |
brought |
brought |
帶來 |
buy |
bought |
bought |
買 |
build |
built |
built |
建造 |
choose |
chose |
chosen |
選擇 |
draw |
drew |
drawn |
畫 |
drink |
drank |
drunk |
喝 |
drive |
drove |
driven |
駕駛 |
eat |
ate |
eaten |
吃 |
fall |
fell |
fallen |
掉落 |
fly |
flew |
flown |
飛 |
forget |
forgot |
forgotten |
忘記 |
grow |
grew |
grown |
成長 |
hide |
hid |
hidden |
隱藏 |
keep |
kept |
kept |
保持 |
lose |
lost |
lost |
失去 |
meet |
met |
met |
遇見 |
pay |
paid |
paid |
付款 |
read |
read |
read |
讀 |
ride |
rode |
ridden |
騎 |
ring |
rang |
rung |
響 |
rise |
rose |
risen |
上升 |
run |
ran |
run |
跑 |
sell |
sold |
sold |
賣 |
send |
sent |
sent |
寄送 |
show |
showed |
shown |
展示 |
sing |
sang |
sung |
唱 |
sit |
sat |
sat |
坐 |
sleep |
slept |
slept |
睡覺 |
speak |
spoke |
spoken |
說話 |
spend |
spent |
spent |
花費 |
stand |
stood |
stood |
站立 |
steal |
stole |
stolen |
偷 |
swim |
swam |
swum |
游泳 |
teach |
taught |
taught |
教 |
throw |
threw |
thrown |
投擲 |
understand |
understood |
understood |
理解 |
wake |
woke |
woken |
醒來 |
wear |
wore |
worn |
穿 |
win |
won |
won |
贏 |
write |
wrote |
written |
寫 |
II. 過去分詞三大核心用法

1. 用法一:作為「形容詞 (Adjective)」- 賦予名詞「被動」或「完成」的狀態
過去分詞作為形容詞英文使用時,它為名詞添加了「被動接受」或「已完成狀態」的含義。這種用法在英語中極為常見,能夠精確地描述事物的狀態或特徵。
當我們說「a broken window」(一扇破窗)時,這個窗戶是「被打破的」,強調的是窗戶接受了破壞的動作。同樣地,「a written report」(一份已寫好的報告)表示報告「已被寫好」,重點在於報告的完成狀態。
過去分詞形容詞與現在分詞形容詞的區別是學習者經常混淆的重點。過去分詞形容詞通常描述「感受者」的狀態,而現在分詞形容詞則描述「引起感受的事物」的特性。
過去分詞形容詞 |
現在分詞形容詞 |
說明 |
I am bored. (我感到無聊。) |
The movie is boring. (電影很無聊。) |
我感到無聊 vs 電影很無聊 |
She looks tired. (她看起來疲憊。) |
The work is tiring. (工作很累人。) |
她看起來疲憊 vs 工作很累人 |
He seems confused. (他看起來困惑。) |
The instructions are confusing. (說明很令人困惑。) |
他看起來困惑 vs 說明很令人困惑 |
We are excited. (我們感到興奮。) |
The news is exciting. (新聞很令人興奮。) |
我們感到興奮 vs 新聞很令人興奮 |
2. 用法二:構成「完成式 (Perfect Tenses)」- 表達「已經發生」的動作
過去分詞在完成式中扮演關鍵角色,它與助動詞 have、has、had 結合,形成各種完成式時態。完成式的基本結構是:have/has/had + 過去分詞。
現在完成式使用 have/has + 過去分詞的結構,表示動作從過去開始,對現在產生影響或結果。例如:「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我已經完成了我的作業)表示作業已經完成,現在可以做其他事情。「She has lived in Taipei for five years」(她已經在台北住了五年)表示從過去開始住在台北,現在仍然住在那裡。
過去完成式使用 had + 過去分詞的結構,表示在過去某個時間點之前就已經完成的動作。例如:「When I arrived, she had already left」(當我到達時,她已經離開了)表示在我到達之前,她就已經離開了。「By the time he called, I had already eaten dinner」(當他打電話時,我已經吃過晚餐了)表示在他打電話之前,我就已經吃過晚餐了。
完成式的使用讓英語表達更加精確,能夠清楚地表達動作的時間關係和狀態。掌握過去分詞在完成式中的應用,是提升英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步驟。
3. 用法三:構成「被動語態 (Passive Voice)」- 強調「動作的承受者」
被動語態的基本結構是 be 動詞 + 過去分詞,用來強調動作的承受者而非執行者。這種結構在正式文體、學術寫作和新聞報導中特別常見。
被動語態的形成需要注意不同時態英文下 be 動詞的變化。現在式被動語態使用 am/is/are + 過去分詞,如:「The book is written by a famous author」(這本書是由一位著名作家寫的)。過去式被動語態使用 was/were + 過去分詞,如:「The house was built in 1990」(這棟房子建於1990年)。
主動語態與被動語態的轉換是理解被動語態的關鍵。主動語態「Someone stole my car」(有人偷了我的車)可以轉換為被動語態「My car was stolen」(我的車被偷了),後者更強調車子被偷的事實,而不是偷車的人。「The teacher explained the lesson clearly」(老師清楚地解釋了課程)可以轉換為「The lesson was explained clearly by the teacher」(課程被老師清楚地解釋了)。
被動語態的使用讓表達更加客觀,特別適合描述已知結果但不知道或不需要強調執行者的情況。掌握被動語態的構成和使用,能夠讓英語表達更加多元和精準。
IV. 過去式 (Simple Past) vs. 過去分詞 (Past Participle)
區分過去式和過去分詞是英語學習中的重要關鍵,兩者雖然在某些動詞中形式相同,但功能完全不同。
比較項目 |
過去式 (Simple Past) |
過去分詞 (Past Participle) |
主要功能 |
表示過去發生的動作 |
形容詞、完成式、被動語態 |
在句中角色 |
作為主要動詞 |
需與助動詞連用或作修飾語 |
助動詞需求 |
不需要助動詞 |
通常需要助動詞 |
時間概念 |
明確的過去時間點 |
強調狀態或與現在的關聯 |
典型例句 |
I walked to school yesterday. (我昨天走路去學校。) |
I have walked to school many times. (我走路去學校很多次了。) |
過去式的使用相對單純,它直接表示在過去某個時間點發生的動作。而過去分詞的用法則更加多樣化,它可以作為形容詞修飾名詞英文,可以與助動詞結合形成完成式,也可以構成被動語態。
理解這兩者的差異對於正確使用英語時態至關重要。過去式強調動作的發生時間,而過去分詞則更注重動作的結果或狀態。

V. 英語過去分詞練習
為了幫助您更好地掌握過去分詞的用法,我設計了兩套不同形式的練習題。第一套練習著重於過去分詞的基本形式和識別,第二套練習則專注於過去分詞在不同語境中的應用。
1. 練習一:過去分詞形式轉換
請將下列動詞轉換為過去分詞形式,並在括號中寫出中文意思:
-
break → _______ (_______)
-
choose → _______ (_______)
-
drive → _______ (_______)
-
eat → _______ (_______)
-
forget → _______ (_______)
-
give → _______ (_______)
-
hide → _______ (_______)
-
know → _______ (_______)
-
ride → _______ (_______)
-
write → _______ (_______)
2. 練習二:過去分詞用法應用
請根據括號中的提示,選擇正確的過去分詞形式完成句子:
-
The window is _______ (break) and needs to be replaced.
-
I have _______ (finish) my homework for today.
-
The letter was _______ (write) by my grandmother.
-
She looks very _______ (tire) after the long journey.
-
The cookies were _______ (eat) by the children.
-
This book is _______ (know) all over the world.
-
The car was _______ (drive) carefully by the new driver.
-
The treasure was _______ (hide) in the old castle.
-
Have you _______ (choose) which movie to watch?
-
The bicycle was _______ (ride) through the park.
3. 練習題答案
練習一答案 |
練習二答案 |
|
|
VI. 關於過去分詞的常見問題 (FAQs)
1. 我應該何時使用「分詞構句」,何時使用完整的「關係子句」?
分詞構句和關係子句都可以用來修飾名詞,但它們適用的情境不同。分詞構句更加簡潔正式,適合書面語和正式場合。關係子句則更加明確詳細,適合口語交流和需要清楚表達的情況。選擇使用哪一種主要取決於語境的正式程度和表達的複雜性。
2. 有哪些常見動詞的原形、過去式、過去分詞是完全一樣的 (A-A-A 型)?
A-A-A 型動詞包括:cut(切)、put(放)、set(設定)、cost(花費)、hit(打擊)、hurt(傷害)、let(讓)、shut(關閉)、split(分裂)、spread(傳播)、bet(打賭)、cast(投擲)、burst(爆裂)、rid(擺脫)、quit(退出)。這些動詞的三種形式完全相同,為學習者減少了記憶負擔。
3. 什麼是「分詞形容詞」(participial adjective)?它和一般形容詞有何不同?
分詞形容詞是由動詞的現在分詞或過去分詞轉化而來的形容詞。它們保留了動詞的動態特質,因此比一般形容詞更具有「動作性」或「狀態性」的含義。例如,「exciting」(令人興奮的)暗示了一個持續的動作過程,而一般形容詞如「red」(紅色的)則只是描述靜態特徵。
4. 過去分詞的形式,是否永遠和過去式不同?
並非如此。許多規則動詞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形式完全相同,都是在原形後加「-ed」。部分不規則動詞也有相同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形式,如 keep-kept-kept(保持)、sleep-slept-slept(睡覺)。重要的是理解它們在句法功能上的差異,而不是形式上的區別。
總結
掌握過去分詞就像獲得了英語表達的超能力,它讓您能夠精確地描述狀態、構建複雜時態,並運用被動語態進行更加優雅的表達。通過系統性的學習和練習,您已經具備了運用過去分詞的核心知識。
總結過去分詞的核心要點:第一,理解過去分詞的三大用法,包括作為形容詞、構成完成式和形成被動語態。第二,區分過去式和過去分詞的不同功能,避免混淆使用。第三,熟記常用不規則動詞的過去分詞形式,建立扎實的基礎。第四,通過大量練習和閱讀,在實際語境中運用過去分詞。第五,注意過去分詞在不同語體中的使用差異,提升表達的準確性和得體性。
持續的練習和應用將讓您在英語學習的道路上更加順暢,過去分詞將成為您英語表達中不可或缺的有力工具。

你好!我叫秋贤,目前在網站 prepedu.com 的部落格擔任產品內容經理。
憑藉超過5年自學英語、漢語等外語以及準備一些雅思和托業考試的經驗,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數千名在學習外語方面遇到困難的人提供支持。希望以上分享能對大家在家有效自學的過程有幫助!
評論
搜尋部落格
個人化學習路徑
閱讀最多
註冊學習路徑圖諮詢
請留下您的資訊,Prep 將立即與您聯繫提供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