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部落格

「Be 過去分詞」全攻略:從 Be (Is/Am/Are) - Was/Were - Been 基礎到完成式用法,一次釐清

什麼是「Be 過去分詞」?為什麼這個英語結構讓無數學習者感到困惑? 簡單來說,「be 過去分詞」是英語中的一個多功能結構,主要有兩種用法:表達被動語態(如「The book was written by Shakespeare」)和描述狀態或感受(如「She is interested in music」)。這個看似簡單的組合,卻是區分英語初學者與進階使用者的重要指標。

許多學習者在面對「be 過去分詞」時常常陷入混亂,無法準確判斷究竟是在表達動作還是狀態。這種困惑源於中文和英語在語法概念上的根本差異——中文較少使用被動語態,而狀態描述的表達方式也與英語截然不同。更令人困擾的是,同一個結構在不同語境下竟然有著完全不同的語法功能和語義內涵。

本文將為您徹底釐清「be 過去分詞」的所有用法,從基礎的 Be - was/were - been 變化開始,深入探討被動語態與形容詞用法的關鍵差異。PREP 專業教學團隊根據多年教學經驗,設計了系統性的學習路徑,幫助您一次性掌握這個英語核心結構,讓您的英語表達更加準確自然。

Be 過去分詞​
Be 過去分詞​

I. Be 在中文中是什麼意思?

英語動詞 Be /biː/ 在中文裡代表「是、存在、成為」的概念,是英語中最重要的連綴動詞之一。以下表格展示了 Be 動詞的主要意思及其應用:

角色

例如

  • She is a teacher.(她是一位老師。)

  • The book is interesting. (這本書很有趣。)

存在

  • There are many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教室裡有很多學生。)

  • The problem is in the system. (問題存在於系統中。)

成為

  • He will be a doctor.(他將成為一名醫生。)

  • The weather became cold.(天氣變冷了。)

Be 在中文中是什麼意思?
Be 在中文中是什麼意思?

當我們談到「be 過去分詞」時,這個結構在英語中扮演著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一是表達被動語態,二是描述主詞的狀態或感受。掌握這兩種用法的差異,正是許多英語學習者從困惑走向精通的關鍵轉折點。

II. Be 動詞三態速查表 (Is/am/are - was/were - been)

動詞形式

形態

基本用法

例句

現在式

am /æm/

is /ɪz/

are /ɑːr/

表達現在的狀態或身份

  • I am in front of the door. It is open. (我在門口;門是開著的。)
  • The door is open. (門是開著的。)
  • The doors are open. (那些門是開著的。)

過去式

was /wɒz/

were /wɜːr/

表達過去的狀態或身份

  • The door was open yesterday. (門昨天是開著的。)
  • The doors were open yesterday. (那些門昨天是開著的。)

過去分詞

been /biːn/

用於完成式或被動語態

  • The door has been open for hours. (門已經開了幾個小時。)
Be 動詞三態速查表 (Is/am/are - was/were - been)
Be 動詞三態速查表 (Is/am/are - was/were - been)

這張表格展現了 be 動詞在不同時態和人稱下的變化形式。特別值得注意的是,be 動詞的過去分詞形式「been」在所有人稱中都保持一致,這為我們理解「be 過去分詞」的各種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III. 被動語態 (Passive Voice) — 當主詞「被」完成一個動作

1. 認識被動語態:結構、意義與使用時機

被動語態的基本公式可以清晰地拆解為:

主詞 (動作接受者) + be 動詞 + 過去分詞 (p.p.)

在這個結構中,主詞不是執行動作的人,而是接受或承受動作的對象。這種語法結構讓我們能夠將焦點從「誰做了什麼」轉移到「什麼被做了」,在表達上具有獨特的效果和價值。理解be 的過去式 was/were 在被動語態中的重要作用,是掌握過去時間被動表達的關鍵。

為何要用被動?三個關鍵使用情境:

  • 第一種情境:強調動作的接受者而非執行者。當我們想要突出被影響的對象時,被動語態能夠將這個對象置於句首,自然地成為討論的焦點。例如

    • The painting was created by Picasso. (這幅畫是畢卡索創作的。)

    • The new policy was announced by the government. (新政策是政府宣布的。)

  • 第二種情境:動作執行者不明確或不重要。在許多正式的文件、新聞報導或科學論文中,我們經常使用被動語態來避免指明具體的行為者。例如:

    • The decision was made 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經過仔細考慮後做出了決定。)

    • Mistakes were found in the report. (報告中發現了錯誤。)

  • 第三種情境:創造客觀、正式的語調。被動語態能夠賦予句子更加客觀和正式的色彩,這在學術寫作、官方聲明或專業報告中尤為常見。例如:

    •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實驗在受控條件下進行。)

    • All applications must be submitted before the deadline. (所有申請都必須在截止日期前提交。)

被動語態 (Passive Voice) — 當主詞「被」完成一個動作
被動語態 (Passive Voice) — 當主詞「被」完成一個動作

2. 被動語態的時態宇宙:從現在到未來

被動語態並非僅限於單一時態,它能夠靈活地適應各種時間框架。過去 be 動詞在被動語態中扮演著承接過去動作的重要角色,而be 的過去分詞 been 則在完成式被動語態中發揮關鍵作用。以下這張完整的時態對照表將幫助您掌握被動語態在不同時態中的具體表現形式:

時態名稱

被動語態公式

主動語態範例

範例

現在簡單式

am/is/are + p.p.

He writes letters. (他寫信。)

→ Letters are written by him. (信是他寫的。)

過去簡單式

was/were + p.p.

He wrote letters. (他寫過信。)

→ Letters were written by him. (信是他寫的。)

未來簡單式

will be + p.p.

He will write letters. (他會寫信。)

→ Letters will be written by him. (信將由他撰寫。)

現在進行式

am/is/are being + p.p.

He is writing letters. (他正在寫信。)

→ Letters are being written by him. (信正在被他寫。)

過去進行式

was/were being + p.p.

He was writing letters. (他過去正在寫信。)

→ Letters were being written by him. (信那時正在被他寫。)

現在完成式

have/has been + p.p.

He has written letters. (他已經寫過信。)

→ Letters have been written by him. (信已經由他寫好了。)

過去完成式

had been + p.p.

He had written letters. (他那時已經寫過信。)

→ Letters had been written by him. (信當時已經被他寫好了。)

這張表格不僅展示了公式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揭示了被動語態如何在不同時間點保持其核心特徵:將動作的接受者置於主詞位置,同時保留完整的時態資訊。

IV. 關於 Be 過去分詞的進階疑問 (FAQs)

1. 為什麼有些動詞不能用被動語態?

不及物動詞由於其本身不需要承受動作的對象,因此無法形成被動語態。例如:「sleep」、「arrive」、「exist」等動詞描述的是主詞自身的狀態或動作,而非對其他對象的影響,所以不能轉換為被動形式。

2. be + 過去分詞作形容詞時,可以加 by 嗎?

不可以。當 be + 過去分詞表達狀態或感受時,它已經完全失去動詞特性,不能接受 by 片語。例如:「The door is closed」(正確) vs. 「The door is closed by someone」(在形容詞用法中是錯誤的)。

3.  除了 be 動詞,還有哪些動詞可以和過去分詞搭配? 

其他連綴動詞如「get」、「become」、「seem」、「appear」等也可以與過去分詞搭配。例如:「get tired」、「become interested」、「seem confused」。這些組合同樣表達狀態或感受。

4.「is closed」和「has been closed」有什麼差別? 

「is closed」強調門當前關閉的狀態,而「has been closed」強調關門這個動作最近發生且結果持續到現在。前者是狀態描述,後者是動作結果的強調。

結論

「Be 過去分詞」作為英語文法中的重要結構,其掌握程度往往決定了學習者能否真正突破英語表達的瓶頸。通過本文的系統性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個結構的兩大核心應用:被動語態的動作表達和形容詞用法的狀態描述。

被動語態讓我們能夠靈活調整句子的焦點,將注意力從動作執行者轉移到動作接受者,這在正式寫作和學術表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同時,過去分詞作形容詞的用法則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描述工具,無論是表達內心感受還是客觀狀態,都能讓表達更加精準和生動。

最重要的是,學會區分這兩種用法不僅能避免常見的文法錯誤,更能幫助您在閱讀理解和寫作表達中展現更高的語言素養。記住關鍵的判別標準:被動語態保留動詞特性並可搭配 by 片語,而形容詞用法則完全脫離動作概念,專注於狀態的描述。

持續練習和應用是精通「be 過去分詞」的不二法門。建議您在日常學習中多觀察、多比較、多應用,逐步將這些文法知識內化為自然流暢的語言技能。特別要注意be 動詞過去時態的正確使用,這將幫助您在表達過去事件時更加準確。只有這樣,您才能真正從文法規則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享受英語表達的自由與樂趣。

PREP 提供結合獨家 AI 技術的智慧線上英語學習方法。您可以在家自主學習,高效準備 IELTS、TOEIC等各類考試,同時提升英語溝通能力。Teacher Bee AI 將全程支援您,協助解答各種疑問,使學習過程更加輕鬆與迅速。

如需報名課程,請點擊此處立即登記!

現在就下載 PREP App,在家開啟高品質的線上英語學習之旅。

秋贤
Product Content Admin

你好!我叫秋贤,目前在網站 prepedu.com 的部落格擔任產品內容經理。
憑藉超過5年自學英語、漢語等外語以及準備一些雅思和托業考試的經驗,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數千名在學習外語方面遇到困難的人提供支持。希望以上分享能對大家在家有效自學的過程有幫助!

評論評論

0/300 個字元
Loading...
PREP PTE. LTD.

統一企業編號:202227322W
地址:114 LAVENDER STREET, #11-83 CT HUB 2, SINGAPORE (338729)

認證機構